为切实提高医院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及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合法权益,降低投诉及纠纷发生率,南医大四附院由南京医科大学设立为医患沟通研究基地,并于9月17日举办医患沟通研究基地挂牌仪式暨2022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
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顾民表示,此次成立医患沟通研究基地意义重大,是教学和实践的充分结合,是医院在快速发展中如何夯实基础,在校院融合中如何探索人文科学路径的有益尝试。他强调,现代医学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文教育尤为重要。GLTC医患沟通模式是医患双⽅建立有效和谐关系的新途径,是每一个从医者都应当掌握的技能,即医⽅⽰善(goodwill)—医⽅倾听(listenning)—医患交流(talk)—医患合作(cooperation)。他希望,四附院能充分利用此契机,在快速扩容增长的过程中,让这个与患者密切相关的医疗文化更好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南医大四附院院长闻浩表示,医院学科建设挑战和机遇不断,医院将积极响应南医大院府合作、院院融合的要求,充分利用学校附属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把医院打造成资源共享平台,学科建设高地,结合医工结合、转化医学,紧跟江北新区“三区一高地”的国家产业发展号召。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医院文化建设和医患沟通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对于提升医院质量安全水平和百姓满意度至关重要,希望大家参与此次学习班都能得到促进提升。
南京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郑爱明致辞并宣读南医大四附院医患沟通研究基地挂牌函件。他详细介绍了医患沟通中心发展建设历程,中心为医学人才培养、对国家医患沟通与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他表示,学院将全力支持四附院医患沟通基地建设,提升教育成效。
南京医科大学医患沟通研究中心主任王锦帆宣读基地协议书和研究员名单。
签署基地协议书并揭牌后,2022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住院患者GLTC医患沟通方案临床应用》学习班正式开始。王锦帆教授授课《人文与医学融合的 GLTC 医患沟通模式》,郑爱明教授授课《多态下医患双方情绪管理》,华涛教授授课《第三方协作参与医疗风险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王昊主任医师授课《多态下医学职业语言表述技能》,华一兵主任医师授课《多态下患方“坏消息”传达方式》,刘三源主任医师授课《临床医患矛盾与纠纷化解及应对》,李鹏副主任医师授课《临床医患沟通的重要意义及实操要求》。专家们匠心独具、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大家受益匪浅。
南医大四附院高度重视医学人文建设,该医患沟通基地的建成,让南京医科大学与医院共同推进医患沟通的临床研究和实践运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有利于提高医院医患沟通学术水平和教学培训能力,促进医务人员学习医患沟通知识与技能,为不断改善医患关系,践行健康中国理念做出新的尝试。